来源:财经自媒体
聚拢小盘成长——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1期)
来源:戴康的策略世界
报告摘要
●21年结构重于大势,A股市场分化加剧。21年盈利扩张和估值收缩,实际无风险利率下行但风险溢价大幅上升。我们今年做了两个重要的判断2月下旬“微观结构调整布局市值下沉”和5月中旬“全球通胀预期见顶有利于成长”。本周市场下跌的主因是贴现率上升幅度较大,主要是风险溢价上行所致。我们在6.14中期策略展望《量价突破》中推荐的三种量价组合(量价齐升、价升量稳、量升价稳)大都取得不俗超额收益。
●正确理解政策导向有利于判断今年市场的分化与展望。高质量发展主线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以供给侧(而非需求侧)主导,供给驱动/需求驱动板块的市场表现呈现明显分化。供给创造需求的科技补短板(新能源车/半导体/光伏等)、碳中和“供需缺口”扩张的涨价顺周期(钢铁/煤炭/有色/玻璃等)皆取得较好的绝对和超额收益;而需求驱动的相关板块表现均不佳,当前政策受益板块(补短板科技)的风险溢价回落,而政策受损板块(垄断互联网/课外教育等)的风险溢价加速上行。同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政策也将客观上会进一步强化“市值下沉”主线。
●政治局会议强调碳中和“先立后破”,风格将向小盘成长进一步聚拢。政治局会议聚焦科技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了小盘成长的胜率。微观结构调整下半场的业绩验证阶段,有业绩支撑的小盘成长的胜率也会得到增强。另一方面,碳中和“先立后破”的表述则部分弱化了小盘价值的胜率。因此我们判断:市场风格将向小盘成长进一步聚拢。
●成长股中报(预告)业绩增速持续高位:电子、电气设备、国防军工。我们在7.9以来的《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中,构建了涵盖11大类行业和95个细分行业的A股新兴产业比较新框架,并进一步指出:多数中国新兴产业龙头营收低于全球对标公司,但盈利成长性上占据优势。同时,从中报(预告)业绩增速来看:电子、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科技制造业的中报利润增速均维持相对高位。
●坚定“市值下沉”,聚拢小盘成长。政治局会议有三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