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在七年前,中国锂电池产业仍被日韩企业打 [复制链接]

1#

年,是中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分水岭,是什么主因促使我国的电池企业从被日韩企业打压的局面扭转翻身?

有人调侃说,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若不是国家政策扶持,一定发展得不如外国品牌。这话只对了一半。我们想说的是,哪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不是依靠政府的引导的?

回望国内二十年来锂电池的发展之路,我国政府的英明引导立了大功!

外国电池厂商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企业自己

先看看日本,松下早在年推出第一款商用锂电池,年开始布局汽车动力锂电池,年前后,松下、东芝、三洋三家日资几乎垄断了全球锂电池市场。但是,由于日本政府把汽车动力电池押宝在氢燃料电池上,在锂电池项目上缺乏了政府支撑的企业,即便松下在年收购了三洋,成为特斯拉独家电池供应商,日本的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也逐渐放缓。

再看看韩国,得益于政府牵头,加上财阀砸钱狂买专利,LG新能源从年就开始进军锂电池得到了大发展机遇,到了年,LG已经在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份额榜单中超过松下拿下第一,而三星SDI位列第七。

日韩动力电池的发展,有哪个不是依靠它们政府的扶持?可以说只要缺乏政府支持,就立马抬不起头来。

中国政府扶持中国的企业,是理所当然的。

我国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早在年,国家发改委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明确规定以补贴的方式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10章

年开始,国内巨大的新能源蓝海市场显现,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大大激励了国内电池企业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布局发展。

但同时,国内大蛋糕也引来日韩电池企业蜂拥扎堆进场分食。

为了抢占国内三元锂电池市场,日韩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大打价格战,在年左右,国内三元锂电池出厂价2.5-3元/Wh之时,日韩企业以1元/Wh的亏本价格截获包括奇瑞、吉利、长安等车企在内的大量订单。国内电池厂商的日子难过得可想而知。

为扶持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年国家果断出台政策,一年里连续4次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电动汽车消费者购买搭载了目录内动力电池厂的车型即可享受补贴,而搭载了日韩动力电池的车型无法申请补贴。

有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加上国内企业自身不断大力投入研发的努力,涌入大量动力电池厂商进入赛道,动力电池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年的分水岭显现,外资电池企业被碾压式超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二十年发展,十年赶超”。

年度榜单中60%为中国企业

来自SNE数据显示,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榜单中,以宁德时代为首的6家中国企业上榜,这有赖于国内动力电池厂的锐意进取,更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政策导向,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要条件。

比亚迪「刀片电池」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比亚迪CTB技术

特斯拉CTC技术

中国新能源产业必高速健康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