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报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 [复制链接]

1#

国家工信部近日发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报告,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矿山装备)·河南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发展质量被评为四星级,是去年被评为四星级后再次获此殊荣,为我市唯一。

据悉,全国共有家示范基地参与评价,星级越高,代表发展质量越高。其中,五星级示范基地30家,占比7.9%;四星级示范基地家,占比49.1%;三星级示范基地家,占比38.1%;二星和一星示范基地16家,占比4.2%。此次评价主要是对年各示范基地的产业实力、质量效益、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安全、融合发展、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示范区示范基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被评为五星,创新水平位于全省12个示范基地前列。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实力方面,持续加快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转型发展。蒙牛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5.7%;明仁大健康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4.3%。工业税收实现2.55亿元,同比增长11.5%。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9个,完成投资30.5亿元。新创建国家绿色工厂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各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在质量效益方面,构建了扶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策体系,设立了1.5亿元的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各项惠企*策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2亿元,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万元。成功化解卓立膜材料、嵩阳光电、泰鑫机械等企业债务风险20亿元。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余亩,入驻项目6个,最有代表性的是利用大江重工长期闲置的土地建设了投资15亿元的蒙牛四期项目;利用厦工二期闲置土地,谋划实施总投资30亿元的创基智谷项目。在创新驱动方面,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增长15.6%,专利申请量增长26%、授权量增长27.6%,技术合同认定增长%,主要创新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18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晶泰航空、晶华膜技、华表仪控等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和产品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型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第三批培育全市创新创业领*人才(团队)5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创新人才引进继续领跑全市。新成立的河南省高端传感应用研究院汇聚国内外多名顶级专家;明仁、天宝桓祥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的企业研发平台投入运行,正在筹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在绿色集约安全方面,全面开展“三散”治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2家、黑加油站9个,对家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细化管控,对72家企业实施治污设施用电监控。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在全市率先安装雾森装置,创建模范工地16家,24家重点施工工地实现在线监控。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清理燃煤散烧设施设备72个,完成“双替代”1.26万户,新建公共充电桩63台,铺设燃气管网公里,完成气厨炊改造余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5.7万平方米。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事故死亡人数、亿元GDP死亡率、十万人就业死亡率等安全生产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在融合发展方面,示范区城乡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不断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2个,完成投资6.5亿元。文汇路(神州路—南海路)、滨河路(文丰路—中原路)建成通车,西经大道(人民路—丰收路)、民主路拓宽基本完工,新修城市道路12公里。文丰路、*河路绿化工程完工,新增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新建大型热交换首站,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80%。城中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化解,和屯、大北张整村拆迁进展顺利,5个社区加快建设。扎实推进“四城联创”,改造旱厕余个,新建游园6处,“六小门店”达标率达98%,施划停车位余个。在发展环境方面,深化全流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受理各类交易项目67个,节约资金余万元,节资率3.3%。重点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务服务网完成与全国一体化在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接入了全国*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横向连接本级所有*务部门和实体*务大厅,纵向贯通乡镇街道。具有行*审批职能的单位全部进驻行*服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务服务事项项,占事项总数的84%;网上可办事项项,占事项总数的97%;“最多跑一次”事项项。在发展环境的优化下,新增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18%,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郭树勋报道

总监:卢小乐执行总监:刘 琦

主编:郭树勋付凯明 统筹:车 楠

责编:赵晓晓 校审:薛 莹

编辑:皇甫胜彬 实习编辑:杨 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