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实现向好发展,逐步形成“六有”格局,为转变发展方式增添了新的路径
十年间,唐山外贸快速发展,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5亿美元,比年增长13.4%,十年来一直位居全省前两位。
十年来,唐山对外贸易逐步实现了“六个有”:一是有一支实力强劲的进出口队伍。唐山目前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家。其中,出口超万美元的企业家,出口超万美元的企业71家,进口超万美元的企业49家。二是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年,唐山出口产品共有80大类个品种,形成了钢材、陶瓷、机电出口的三驾马车,辅以化工和农产品的出口新格局。进口方面,铁矿砂、煤炭、机电产品、纸浆合计占进口总额的88.7%,结构演变为以资源为主的多元化格局。三是有一个重点突出的多元化出口市场。年,唐山的产品已出口到全世界6大洲的近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多元化有力的分散了贸易风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四是有一批颇具成效的出口基地。到年,已形成了11个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出口聚集区。其中,拥有唐山卫生陶瓷、遵化板栗、科技创新唐山装备制造3个国家级外贸基地;高新区机械电子、唐山陶瓷、唐山装备制造、滦南钢锹产品4个省级出口基地;乐亭果蔬、迁西板栗、丰南线缆及机械专用设备、玉田电子元器件及印刷机械出口4个省级出口聚集区。五是有一批竞争强劲的外贸品牌。年,全市拥有外贸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占有出口实绩企业(家)的10%,其外贸自主品牌出口总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5%。六是有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市以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建设中国北方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年,有家企业入驻跨境电商综服平台,全年完成跨境电商贸易额.95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稳步提升,逐步呈现四大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填充了新的动能
近十年,是我市利用外资工作跨越发展的十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由年的8.8亿美元增加到年的18亿美元,年均增长8.3%,总量一直居全省前列,约占全省的20%左右。
十年来,利用外资逐步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总体上呈现出4大特点:一是支柱产业地位稳固。以钢铁等行业为主的二产制造业是我市利用外资的传统支撑,二产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由年的5.5亿美元增长至年的14.4亿美元,占比由62.3%增长至79.7%,10年间二产制造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8.4亿美元。二是外资来源途径逐步多元化。年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到资占比达94.7%,、两年降至89.6%、64.6%。欧美等发达国家投资占比逐步提升。三是外资主体规模稳步扩大。10年间全市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现存外商投资企业家。四是利用外资亮点不断涌现。经过加大服务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完善*策体系、发掘外资平台等一系列举措,逐步以爱信齿轮、爱信汽车零部件、松下产业机器、住友建机等一批日资企业为主体,形成了高新日资装备制造园和开平日资产业园,加速我市产业集聚过程,成为我市对外开放工作闪亮的名片。
对外经济合作乘势而起,先后创造六项佳绩,为提升双向开放水平竖起了新的标杆
年以来,唐山商务主动契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多层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减负添力、保驾护航”,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乘势而起,进入平稳快速增长阶段。十年间,全市累计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89份,新签合同额69.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7.9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数人。
十年来,对外经济合作先后创造出六项优异成绩:一是境外投资多元化。在投资领域上,批发贸易类占主导地位,制造业、资源开发、农业等多领域全面开花;在投资地域上,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主体上,国有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成为“走出去”主力;在投资形式上,形成了以绿地投资为主,海外并购、境外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增多的良性发展趋势。天达(唐山)物流设备有限公司在乌干达设立唐山姆巴莱工业园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市首个、全省第三个境外工业园区顺利落地。二是境外投资大项目不断涌现,万美元以上境外投资项目累计39个,占项目投资总数的25.7%。三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强劲增长,累计备案(核准)境外投资项目5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18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市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和新的增长点。四是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九江线材、中非冀东建材、河北文丰实业、毕氏集团等企业投资的一批重大产能合作项目成为我市对外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有效带动了我市优势产能“走出去”。年,塞尔维亚唐钢管理团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五是经过多年积累和历练,我市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初具规模的跨国公司,高效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显著增强。唐山开元、唐山冶金锯片等7家企业采取跨国并购这种短、平、快的方式“走出去”,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取了一批优质技术资源,为我市产业升级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六是年以来,我市以中材建设、二十二冶为首的承包工程企业积极参与境外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对外承包工程承揽能力大幅提升,业务模式向高端化发展,企业境外经营结构日益优化。
开发区全面提档升级,聚力培塑四大优势,为经济发展搭建了新的支撑
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20个,总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经济开发区17个,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高新区3个,规划面积45.17平方公里;共有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8个省级开发区。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8.6%,是年的10.9倍;税收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3.11%,是年的15.7倍;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开发区占比55%。
十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开发区能级,聚力培塑出了开发区四大优势:一是体系优势。通过年的清改和年的优化整合,将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整合为18家。深化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改革,实现了机构调整到位、干部配备到位、人员落实到位,以优化组织架构凝聚开发区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年,全市开发区已全部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融资平台。二是制度优势。深入推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加速向开发区下放、授权或委托部分行*管理事项,10家开发区已设立行*审批局,其他开发区正在积极推进,形成了“集中决策,集中审批,封闭管理”的高效运行机制。年印发、年修订印发了《唐山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设置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四大类共22项考核指标,切实激发了开发区增比进位、干事创业热情,全面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是布局优势。各开发区明确主导产业,推进各开发区错位发展,努力实现一区一特色。乐亭经济开发区抓准产业特色,打造一流“钢铁小镇”,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出打造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丰润开发区突出打造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港开发区突出打造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南堡开发区突出打造中国海洋化工(南堡)产业基地,芦台开发区、汉沽开发区打造“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经济开发区突出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平高新区突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均已形成规模,产业聚集能力和品牌效应不断凸显,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四是基础优势。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标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经过多年发展,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开发区核心区均已实现“九通一平”。创新平台实现从无到有,年,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个,省级以上孵化器12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3个。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面打造四大样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市以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着力点,突出“两新”导向,紧紧围绕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全市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连年持续增长,持续为我市项目建设引进源头活水。年度,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含万以上新兴产业项目)个,协议总投资额亿元,在全省年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核中居第一位。
十年来,我市加大服务调度、拓宽招商渠道,力求引优引强提高实效,全面打造出招商引资工作四大样板。一是招商工作机制样板。成立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若干*策措施》等*策文件相继出台,强化县市区**一把手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形成了产业部门及县区共同发力、协调联动的良好局面。二是项目规模质量样板。以产业项目招商为主攻方向,不断强化产业链招商,年,全市签约十亿元以上大项目93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16.43%,总投资.56亿元,招商项目规模质量较之前显著提高。三是活动招商样板。成功举办“知名日企唐山行”、唐山市投资环境(跨境·贸易)说明会、“东京、大阪、首尔唐山市贸易拓展推介说明会”、唐山应急装备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等一系列大型招商活动,影响力显著,收效明显。四是境外招商样板。以日、韩为重点招商区域,通过建设海外招商网点、构建境外招商网络开展招商工作。年,全市签约外资项目23个,总投资.73亿元。
商贸流通蓬勃发展,同步取得四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
商贸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十年来,商务部门深入推进我市商贸业发展壮大,先后获得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国家级试点或荣誉。十年间,全市商贸业取得了四大突破性发展:
(一)流通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推进商贸品牌建设,打出唐山商贸特有的知名度。自年起,先后评获家国家级钻石酒家,唐山成为全国第一个被命名为钻石酒家名市的城市;6家企业被评定为“中华老字号”;全市商贸聚集区达到30个,商业综合体34个,特色商业街区10条,规模连锁企业29家。二是商贸物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个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商务部确定的“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和“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物流唐山”信息平台在全国22个城市成功上线,用户数量达到5.5万家,成为“中国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