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城市排行榜出炉 [复制链接]

1#

计算力是承载和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实际应用的基础平台和决定性力量,计算力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各行业应用场景的成熟,AI产业化加速向产业AI化迈进。互联网、智慧城市、金融行业产业AI化已经走在了前面。未来五年,制造、零售等行业也有望逐步实现智能化。

8月28日,在中国工程院主办、浪潮集团承办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上,IDC与浪潮联合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报告公布了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TOP5城市依次为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广州,排名6-10名的城市为合肥、苏州、重庆、南京、西安。跟年相比,北京超越杭州位居第一位,广州进入第一梯队,苏州、南京、西安首次进入前十。

北京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和经济中心具有先天优势,在商业环境方面,拥有AI初创企业近家,是全国最多的,如寒武纪,地平线,第四范式等,AI成熟企业的数量北京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如百度、字节跳动、京东等,其中字节跳动增长尤其迅速。除此之外,北京还聚集了一批独角兽企业,如小米,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等,从资金注入角度来看,其AI相关的总投频次达到了次以上,投资金额总量超过亿元。

北京同时聚集了多所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主要研究机构都在培养人才,谷歌在北京开设了一个人工智能中心,作为其在中国新的扩张势力。

中国搜索巨头百度的总部在北京,正在努力试验无人驾驶。另外,在北京,百度建设了人工智能主题公园,更好推广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医疗方面,医疗机器人正逐步应用,未来的某一天给我们看病的可能不再是医生,而是一个机器人。

杭州

杭州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加大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撑。“祥云”DRMS系统是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资源平台,是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全量、即时“数据仓库”,可提供数据即时归集、数据魔方、数据治理等功能,开拓性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数据交换、共享、开放。

在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同花顺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杭州市在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城市数据大脑利用阿里云ET技术,整合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提升城市运营水平,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提供了“杭州模式”。另外,杭州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优化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有序竞争错位发展。

深圳

深圳背靠制造业、服务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城市群的整体性优势。深圳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AI产业提供了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在内的技术层支持,及包括云计算服务、传感硬件、计算硬件等在内的基础层支持。

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近家,坐拥大疆科技、优必选、碳云智能等业界知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另外腾讯、华为、中兴、平安科技等十家开展人工智能颇具规模的成熟企业集聚深圳。

上海

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市独有的创新资源。

从高等院校来看,上海人工智能高等院校主要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从科研院所来看,上海人工智能科研院所主要有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等16家科研院所。

从功能平台来看,上海人工智能功能平台只要有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平台、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复旦脑科协同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计算健康研究中心等。

从协会联盟来看,上海人工智能协会联盟只要有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上海神经科学学院和上海市智能创新产业协会等。

从企业资源来看,目前上海市拥有在芯片领域的Thinkforce、智能语音领域的小i机器人等优秀的初创企业。从图中可知,企业分布热点,主要在上海市中部。

8月29日,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介绍了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新态势:

一是创新策源密集活跃,全力打造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基础研发平台,全面建设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技术水平加快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等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二是企业集群加速壮大,行业巨头纷纷布局,独角兽企业落地发展,本土企业加速壮大,初创企业不断成长。

三是改革试验如火如荼,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计划。

广州

为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广州以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应用骨干企业为目的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库。按相关政策采用补助、奖励、贴息、直接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入库重点企业优先支持。

广州集聚了中山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和人机互联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脑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校基础科研平台。目前,广州建立了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其中,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由亚信集团牵头,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担任研究院院长。

产业基础是根据城市的主导产业与AI主要落地的产业间的匹配度来考量。广州的主导产业,包括金融、汽车、电子产品、石化等。金融业、汽车业的发达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应用层的支持;电子产品制造业则为AI产业提供了包括云计算服务、传感硬件、计算硬件等在内的基础层支持。广州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既可使用深圳、东莞的电子元器件配套链,还能通过香港对接全球市场。

广州有像素数据、佳都科技、德生科技等成熟AI企业。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引进力度的加大,一批龙头企业正从广州加速崛起。图普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独立图像识别云平台,在互联网、商业智能、泛安防等领域快速落地应用;小i机器人利用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正在国内推动形成政务和税务服务大规模应用浪潮;广东讯飞启明依托科大讯飞的技术优势,在广州拓展教育、医疗、公安、城市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

排名6-10名的城市依次为:合肥,苏州,重庆,南京,西安。这些城市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1、都得到了政府的鼓励,政策的引导,建立高新科技区,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苏州的工业园区和西安的西部创新港。

2、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比如: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的南京大学和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等。

3、拥有人工智能产业链领先企业的推进,比如:合肥的科大讯飞。

4、大量资金的注入,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比如:重庆签约多个人工智能项目,未来三年预计超过5万亿的投资。

相比年,北京、广州、苏州、重庆和西安这5个城市排名都有所提高,原因总结如下:

1、北京凭借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拥有全国最多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和人才储备,超越杭州位居第一。

2、年上半年广州GDP增速为7.1%,高于全国同期均值6.3%约0.8个百分点,对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再加上全国领先行业的大量入驻,使之跻身前五。

3、苏州、南京和西安,凭借政府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人才和资本的聚集以及领先企业的带动,首次冲进前十名的名单。

此外,除了TOP10城市,青岛和成都也具有极高的人工智能发展潜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少不了政府的支持,青岛市政府制定了《十三五青岛科技创新规划》,将在全市范围内,筹建10大科技创新中心。与此同时,青岛市科技局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快青岛市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壮大。

成都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前沿基础研发、新兴产业发展、骨干企业引育、人才高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五大重点计划,还明确了成都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目标。同时,成都还将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等技术的研发,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促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溯源经济(ID:suyuanjjs)聚焦热点资讯,精选优质内容,溯源事件本质,阅读助力成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