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天山,南拥大漠,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尉犁县,又名“罗布淖尔”,意为“水草丰腴的湖泊”。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力,这处“湖泊”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尉犁县彻底打破传统农牧业生产和经营模式,推动农牧业经营从粗放、传统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构建新型产业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跑出了尉犁“加速度”!
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
入冬时节,走进尉犁县,大型机械在棉田里忙碌着,一道道田埂被推平,成片的褐色新土被翻上来。
9月28日,在尉犁县墩阔坦乡霍尔加村棉花采收现场,大型采棉机正在作业。大型采棉机已成为当地棉花采收主力*,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走在全疆前列。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护卫舰”。尉犁县倡导“科技兴农”,创新土地资源大整合,实行种植品种、种植模式、配方施肥、技术管理、收购标准“五统一”管理,推广机采棉种植,农资、水电、农机、管理等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棉花品质得到提高,一区一品种的种植效益明显,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达西村村民艾买提·吐尔逊美滋滋地算着家里的经济账。“我的55亩地流转出去,与公司签订了15年土地流转合同,我到村委会上班,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能有10万元的收入,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尉犁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经营权,完成流转整合土地35万亩,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分批、分片区流转整合零散土地80万亩,把小农经济模式转化成适应大型机械化标准化的大农业种植模式,解决棉花品种杂、品质差,地块零散,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农民也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收入有了基本保障,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
智慧农业农民吃上“科技饭”
伴随着智能机械化的全面推广运用,一台台智能机械已代替“昔日地头满是人”的场景,各族群众感受到“智慧农业”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8月20日,在尉犁县兴平镇哈拉洪村一处棉田,植保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穿梭于田间进行飞防作业。
“以前农忙时,我家的采棉机有时找不到合适的棉田运作,误工误时误力。自从加入专业合作社,由公司统一管理,不用操心就有活干,效率还高。”尉犁县个体农机户赵平说。
科技发展已经开始从速度向质量转变,尉犁县坚持集中资源*策,在扶优扶强、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成立德智农机服务有限公司,统筹县域4家农机合作社,集中谋划、集中管理一批农业机械,为农民提供优质农机、农具、化肥销售、园林绿化和园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全县棉花耕、种、管、收一体化综合服务,切实把棉农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
尉犁县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聚集化”要求,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构建“公司+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体制。德智农机服务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完善农事服务作业标准,降低农业劳动投入的成本、管理难度和作业收费标准,全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一条龙”作业,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链已初步形成,“智慧农机”实现14万亩棉田丰产丰收。尉犁县在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做出“大文章”。
规模化养殖畜牧产业步入快车道
走进墩阔坦乡库木巴格村设施齐全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牛羊欢叫声不绝于耳,农民过上了靠养殖“鼓腰包”的日子,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映射在农民的笑脸上。
8月22日,在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同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圈舍内,工作人员驾驶自动饲喂机给羊喂饲料。
加快构建新型种养关系,促进绿色兴牧。为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尉犁县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由县畜牧公司(兴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整合全县33个村级*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资源,对全县养殖业实行统一养殖品种、统一生产方式、统一经营模式和统一畜禽品种良种化、动物防疫网络信息化,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配套种植饲草料7.8万亩,实现畜牧业从分散型、粗放型向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转变。年,在县畜牧公司引领带动下,实现肉羊改良20万只,年末实现羊存栏60万只、出栏50万只。该公司还通过与华凌、承天牧业公司合作,引进新疆褐牛、秦川牛、安格斯肉牛,建立4个自繁自育生产基地,畜牧产业质量和竞争力初显成效。
“我们不但打造标准化养殖基地,还引导有能力的农牧民成立合作社,采取集中喂养、统一防疫的管理模式,提高育种效率,将饲草、养殖、管理、品种改良、销售等各个‘链条’连接起来,发挥畜牧业效益最大化,让农牧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该公司负责同志甄建筑说。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尉犁县把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成立31家种植养殖合作社,建设标准集中养殖小区,实行农牧民养殖职业化、工厂化。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已经形成,全县各族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公司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一起奔小康,畜牧产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如今在尉犁县,公司+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田成方、水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成为现实,观光农业、特色畜牧业、新型产业不断壮大,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牛羊膘肥体壮的养殖基地亦农亦景,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过上红火的好日子,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正在尉犁大地徐徐铺开。
来源:县委宣传部刘佳李飞
编辑:李晗
责编:朱艳峰
审核:庞博
主办:尉犁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方式:融媒体中心内容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