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幸福指数不断攀升铜仁乘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巍峨梵净山层峦叠嶂,十里锦江水碧波涟漪,质朴古城群神秘悠远。铜仁,一个山水交相辉映的美丽城市,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提升城镇产业活力,优化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集约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加快实现“一区五地”建设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几年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万人,较年增长近1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监测数)达52%以上,较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较年扩展近3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从年.97亿元增加到年.79亿元。

城镇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货运”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我市乘势而上不断优化网络货运集群产业布局,以园区模式,打造物流数字新基建,实现物流速度再升级。据悉,年至今,全市网络货运企业累计营业收入22.34亿元。来自江浙、东北、两广、新疆等全国2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家企业与铜仁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平台经济规模突破亿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37.6,网络货运发展速度全国领先,软服业营收增速领跑全省。大数据服务精准扶贫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五星推荐经典案例,平台经济发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年12月,位于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省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第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发新动能。除此之外,铜仁的好山好水所孕育出的梵净山茶、梵净抹茶、石阡苔茶、梵净蘑菇、珍珠花生、玉屏茶油等纯天然、高营养、无污染的优质无公害“梵净山珍”,让舌尖上的味道格外韵味悠长。“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等品牌也因此而享誉国内外成为铜仁最靓丽的名片。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今日铜仁,交通四通八达,一条条铁路与公路连接四方,一个外联内通的铜仁立体化综合交通网已初步形成。目前,铜玉高铁、渝怀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84.36公里;建成铜怀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铜仁凤凰机场完成改扩建,成为全国百强支线机场,黔北机场启动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水是生命之源,大兴水利枢纽等水利设施建成投用,为我市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截至去年7月,该地水电站自年5月投运以来,累积发电约万千瓦时;输水泵站自年9月投运以来,累计供应源水约万吨,惠及铜仁高新区、川硐教育园区等周边30万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

在城镇功能提升方面,我市也不断发力,建成城市道路89条、海绵城市项目60个,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沟)42个、城市断头路7条,电力、油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进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城市生活品质续写新篇章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走进现在的铜仁城,绿植环绕、鸟语花香。锦江河畔散步的老人,广场上三五成群嬉闹玩耍的小孩,让这座城市更加鲜活。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我市持续推进城市绿化,城市(县、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5.1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07平方米以上。

城市的健康发展既要重视“里子”,也要重视“面子”。为了让老百姓住得安心,生活更加美好。我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补齐短板,让城市发展更有颜值。

五年来,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3.5万户,完成3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8万户,新建改造城镇公共卫生厕所座,完成新(改)建城市公园及市民休闲空间项目个。坚持铁腕治污,强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7.7%,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铜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获省级考核优秀等次,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等3项生态文明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绿色生态已成为铜仁城市生活最鲜明底色。

乘势而上迈入“十四五”新征程

昂首迈步“十四五”,铜仁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到年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决心与信念坚定不移。

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以主城区为龙头、黔边城市带和乌江城市带为重要载体、多个小(城)镇为支撑的“1+2+N”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体系。

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品质提升“十大工程”,有序做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等公共机构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综合治理。

进一步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坚持以产聚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功能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园区与城镇经济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城镇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创新经济。

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策体系,加快城乡要素融合,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统一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并强化管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李紫英)

来源:铜仁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