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行业有多火?来看看这个数据吧。
在年,全国二奢奢侈品储量高达4万亿,全年新诞生了几百家二奢企业,巅峰时期平均每天有5个相关APP上架应用商店,全年交易额更是高达千亿。不说别的,我们能在这其中弄到0.%都是几百万,那么普通人到底能不能搭上这趟“财富列车”,实现财务自由呢?
为了能让你保持冷静、理性,我先来说说这个行业里存在的三大问题,同时也是鲜有人敢讲的行业秘密,看明白这三个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和这笔财富有没有联系。
第一,这个行业的天花板,不在于经济形势好与坏,而是在于供应链
二手奢侈品,顾名思义,它是由奢侈品行业衍生出来的,最初是一些成熟的奢侈品用户,将闲置的或是不喜欢的奢侈品低价卖出,后来被人盯上,悄悄做起了中间商,在买家与卖家之间搭建桥梁,坐收渔翁之利。
后来随着奢侈品本身的金融属性被挖掘,开始有人拿它典当换钱,比如劳力士的水鬼、迪通拿,还有爱马仕的Berkin、Kelly等,都具备升值空间,自然也有人愿意花钱去囤货。
可问题来了,包包都在C端人群手里,而且二手奢侈品的储量往往很集中,少数的人掌握着多数商品,我知道是谁掌握着,但是我不说,你自己细细体会,人家不想卖,你总不能去抢吧。
再加上像LV、Hermes、Chanel等大厂,每年产量有限,好看的、流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二奢商家以及广大中间商来说,别看市场存量有4万亿,但你连一千万都挖不出来,市场存量4万亿跟我们也没半毛钱关系。换言之,想进入这个行业,优先考虑的不是找买家、找客户,反而是要好好琢磨一下,能不能找到货。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的“大病”:真伪鉴定难题
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鉴定师的平均薪资都在8K以上,奢侈品的鉴定费用也是在左右起步,具体要看品类、品牌等信息,如果想要开具真品证明,至少还要再加块。
但是,二奢行业里,顶着“奢侈品鉴定师”头衔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凭借经验和知识沉淀来做出判断的手艺人,目前的国内也没有“奢侈品鉴定师”这一职业认证,更不要提各类大大小小的“鉴定师培训机构”的权威性了。
可以说,鉴定的痛就是行业的痛,其衍生的各种问题更是阻碍了二奢行业的快速发展,它就像是一根针,虽然很小,但是却从行业的最底端,扎进了最上层,只要你想进二奢行业,鉴定就是永远都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没有完善的鉴定,后续的售后服务等等,几乎都是扯淡。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商业模式太太太固化
当然这和前两个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不解决鉴定问题,又挖不出存量,商业模式只能围绕传统的买卖展开,就国内市场环境而言,最后的玩法,要么玩价格战、要么烧钱补贴、要么就是退出竞争,从这盘“胖子的游戏”当中抽身,自己就在边缘OB,做点散客的生意,今天卖个包赚几百,明天卖块表挣几千,我不当什么行业霸主,更不想干出多么大的产业,稳稳当当赚个差价也挺好。
当然,你如果这么想,就要提前给自己铺好后路,一旦这个行业出现了一个巨头,创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到时候这个市场留给你多大的空间,那就不好说了。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会想,行业根本就没给我们留机会嘛,这也不好干,那也不好干,那还挣啥钱呐?
但是你仔细想想,既然咱能想到这个问题,投资人和资本家想不到吗?为什么他们还疯狂往这个行业里砸钱呢?
原因是这里确确实实存在着赚大钱的机会,资本正在养鱼,等有一条大鱼或几条大鱼肥起来,那吞并其他小鱼还有啥难度么?
普通人在二手奢侈品里赚钱的机会在哪,第一点毋庸置疑,肯定是基础交易赚差价了,只要你能勾到二奢买家,同时又能在同行或是稳定的供应链处找到货源,那这个生意还是蛮有赚头的,不过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现在奢侈品包包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我认识的一些人,已经开始踏入表圈,处处联系卖表了。
第二个机会在于,这一行到底值不值得进入,因为二奢行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想要发展、想要真正成为一个行业,就需要高密度的人才结构,比如营销人才、商品规划人才、战略规划人才、市场人才等,在一个新兴行业里,人才扎堆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还是能否赚到钱的角度来看,这一行还是很值得进入的。
说完了这些小的机会,我们再来聊点大的,如果你是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不妨继续看下去。
首先第一个大机会:
这个行业里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有调性、有态度的品牌出现,谁在品牌这个维度率先占领高地,谁将有机会吸引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目前的市场上,二奢商品消费最大的人群,就是一二线城市里Z世代的俊男靓女们,这些年轻人消费观超前,经济实力也很不错,而且既在乎格调又愿意追寻性价比,如果能借用品牌效应吸引到这些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轻一点二奢商品供应链问题的。
比如可以引入潮牌、引入定制、引入盲盒等等年轻人热衷于消费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作为盈利模块的,若是后续做好了,完全可以打通买卖双方,将寄卖、回收的业务作为主力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盈利手段也将愈加丰富;
第二个大机会就是找到解决鉴定难题的答案
资本考虑问题,是能不能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并且形成标准化的机制和办法,稳定实现一劳永逸。
显然,大量聘用鉴定师来解决商品真伪的问题并不高明,这等于是往无底洞里扔钱,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科技引入这个行业,此前LV开发过一款设备,类似于扫描仪,只需很简单的操作,就能鉴定自家商品的真伪。
这个技术如果能被放大,并且加以开发,能够用在其他商品上,那么这将是举足轻重的一波操作,据我所知,目前国内的市场已经有企业开始做了,并且准备引入人工智能系统,用视觉学习的方式来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我听一些投资人聊天也说到,智能鉴定这东西一旦成熟面世,至少值5个亿以上。
这话的真假我们先画个问号,不过目前有很多注意到二奢行业的投资机构,一听说智能鉴定,确实是眼里放光。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建新的商业模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只有美国二手奢侈品证券化企业——RallyRoad,是一家专门做二手奢侈品交易起家的企业,由于二手奢侈品的供应链和真假鉴定观念的影响,被迫使这家企业经营转型。
最后这家企业成功地利用奢侈品的金融属性,模拟美国股票证券交易所的模式,真正实现奢侈品证券化。
它的转型成功,证明了想要在二奢行业里走得远,现有的商业模式完全不行,买卖限制的因素太多,就这么厮杀下去,是非常不利于行业发展的,这就要看哪位大佬能够跳出来解决这一切了。
网上有很多说可以利用二奢行业创业、利用奢侈品做项目赚钱的,这样的言论最好不要信,我在这个行业里两年,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奢侈品这东西别指望用微商的方法做,它的产品属性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直接就把利润空间封顶宣判了。
最后总结一下,二手奢侈品行业确实很火,就在我写文的这一会儿,刚刚又看到消息,某个二奢商品寄售平台又拿到了千万美元的融资,但大家也不必羡慕或眼馋,大的机会和小的机会都在我的文章中呈现出来了,且待解决的问题也一一罗列,这个行业确实存在机会,但挑战也与之并行,就看哪些人才,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