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茅台上市21年铸就A股价值投资的信仰中
TUhjnbcbe - 2025/3/10 20:27:00

A股市场价值投资的“信仰之跃”。

对A股投资者来说,茅台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年7月31日,贵州茅台(.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8月27日正式上市,当日发行价31.39元,开盘价34.51元,收盘价35.55元,总成交额.20万元,市值88.88亿元。

之后,茅台不仅成为中国白酒的领军旗帜,也铸就了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信仰中枢”,为追随其后的投资者,缔造出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在资本市场上画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中国曲线。

今年,茅台迎来上市21周年。

上市之初,白酒行业百家争鸣,茅台从中脱颖而出。其后,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受益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茅台,再次迎来飞跃。

如今,茅台主动迎向数字科技浪潮,拓展多品类与新渠道,又和年轻消费群体紧密关联在一起。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21年来,在时代的大江大海里,茅台一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从当初的88.88亿市值,到今天的亿市值,茅台的资本市场传奇仍在继续。

01浪花淘尽英雄

茅台上市之初,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大时代。

白酒大致可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三大类别也分别有各自的领军企业。

与清香型及浓香型白酒不同,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生产周期也更长,属于白酒行业中的重资产领域。

在白酒行业群雄逐鹿的年代,如何保证充足的产能,无疑是夯实公司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具有前瞻目光的茅台,一直把扩产作为目标。上市之初的年,茅台白酒产能突破1万吨。此后一路扩产迅猛:年,产能突破2万吨,年破3万吨,年超4万吨,年茅台酒产量达5.6万吨。

产能之外,价格是核心要素,但白酒价格,本质上体现的是品牌价值定位。

上市之初,茅台便有意识地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打造核心单品。

年,茅台出厂价为元,年,茅台出厂价为元,年,茅台调整出厂价到元,市场指导价至元,迄今未再调整。年,茅台市场指导价大约在元左右,年,茅台零售价过千元,由茅台带领的酱酒千元时代降临。

品牌定位之外,经营理念也是令茅台在白酒行业突出重围的关键。

年,茅台以政务消费者为核心,加快意见领袖培育,掌握核心消费群体,这与年茅台上市之后的新产能投放形成联动,相得益彰。

从此开始,由茅台引领的“白酒热”一直持续到了年。

在白酒赛道火热的那几年,各家厂商争相在贵州布局白酒产业,甚至抄袭茅台商标和设计。

直到年底“三公”消费禁令出台,此前占比高达45%-49%的政务消费需求,出现短暂下滑,也加速了白酒行业出清。

其后,白酒需求逐渐由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承接,以茅台为首的头部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

年白酒周期拐点后,年、年白酒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和10%,但贵州茅台却实现营收分别增长17%和2%。

此外,茅台的营销管理也是一大特色。

白酒行业盛行OEM(买断经营)模式时,茅台却开始实行严明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将市场指导价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借助于营销中心和金牌会员俱乐部、专营专卖向直营直销等方式,茅台进一步巩固了高端白酒的形象,避免了其他酒企盲目扩张后,又不得不回头重塑品牌之痛。

茅台彼时“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变”的理念也一直延续至今。在公司年市场工作会上,茅台宣布营销将以“主动求变”为核心任务,开启茅台营销“美”时代。

茅台如今的营销策略,以“五合营销法”为指导,构建“五个工作机制”,通过“三级”管理制、“五时”推进制、“五到”工作制、“五重”专案制、“五强”团建制覆盖到茅台营销系统的方方面面,构建茅台新营销时代的框架。

经历21年的风雨磨砺,在白酒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中,茅台一骑绝尘,穿越牛熊。

自年上市至年,贵州茅台营收年化增速达到23%,扣非盈利年化增速达到29%。同一时间段,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年化增速约18%,利润总额年化增速约23%,均低于贵州茅台。

其间,即便受年疫情影响,白酒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下滑至7%,而贵州茅台当年营收增速依然保持在11%。

02三重共振,成就中国曲线

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孕育的结果。而茅台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历史的进程。

从宏观增长、消费升级到资本市场,茅台上市后腾飞的21年,深刻映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

年,中国GDP为11.09万亿元;到年,这一数值增长至.37万亿元,是当时的十倍有余。

在坚持扩大内需、尤其是把扩大消费作为主要着力点的政策指引下,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2%,到年,这一数值增长至65.4%,比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从年到年,这15年间,在满足了温饱需求之后,消费者追求更高生活品质成为必然。以茅台为首的高端酱香型白酒行业取得长足发展。茅台的股价演进,也与宏观消费能力的提升一脉相承。

茅台股价走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Wind

高速增长之后的年,中国GDP“6字头”时代来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产业结构开始向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消费结构也出现分层。豪华车、高端白酒、高级烟的销量一直保持增长。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茅台无疑是“消费升级”浪潮中最有代表性的标杆。

年,茅台取得年收入增速近50%的佳绩,实现了逆周期增长。年-年,茅台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77%。

年上半年,疫情反复扰动的情形下,茅台业绩仍十分稳健。其营业收入为.44亿元,同比增长17.20%;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20.85%。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价值投资的信仰与追逐,伴随着茅台公司的成长,也让茅台股票成为A股的价值之王。

和任何新兴事物一样,价值投资在中国的传播也伴随着质疑、争议和反复。

年1月24日,一篇名为《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的文章发表在《上海证券报》的《财经闲话》栏目上,华伦·布费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股神——沃伦·巴菲特。这篇文章使中国的读者第一次接触到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文章的作者美籍华人孙涤教授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传播巴菲特思想的先行者。

但从初期来看,价值投资在中国的传播进展颇为缓慢。彼时国内的投资理念还处于混沌状态,人们通常是凭着感性、直觉和消息买卖股票。

年至年的一波牛市,令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追捧随之达到沸点,当时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和机构开始逐渐建仓茅台。

年,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股票在创业板上市,面对风头正劲的中小创们,价值股显得有些冷门,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年。

年的股市巨震,让成长股累积的估值泡沫逐渐破灭,在市场急速下跌过程中,价值股的防御作用重新被人念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价值股作为在动荡市场中维持底仓的选择,价值股重新回归到公众的视野。

年是价值投资卷土重来的一年。弱需求、低通胀的宏观环境给市场带来宽松预期,推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2.8%的水平。

低息环境下,资金在各个资产类别中寻找性价比高的投资标的,在全球高收益匮乏的“资产配置荒”环境中,价值股的配置价值愈发突出。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价值股纷纷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

这段时期,茅台成为了A股的价值投资之王,成为了价值投资的代名词。一时间,持仓中是否持有茅台,是衡量一个投资人是否为价值投资者的重要标准。

茅台在成就自己的同时,还孕育了一大批“股神”。受益于价值投资的思想,他们从茅台上市之初便参与其中,并在日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神话故事。

林园便是其中的一个。

茅台年上市之初,便引起了林园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茅台上市21年铸就A股价值投资的信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