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中国投行·创投跨界融合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做了题为“加快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建设,促进中国新兴产业经济成长”的主题演讲。证券时报记者整理发言如下:
核心导读:
第一,战略新兴板是与主板并行的独立市场板块;
第二,采用与主板差异化的上市财务标准体系;
第三,采取与主板不同的差异化管理制度;
第四,积极研究探索进行转板机制。
演讲原文如下:
切合本次论坛主题,围绕上交所战略新兴板的建设背景、定位功能、建设思路等方面,谈三点看法。
一、应站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上交所战略新兴板的工作。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新产业发展迅猛,新兴产业正成为引领与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也积极探索的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十分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并对此做出具体部署。
可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先导性产业,深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应,正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新型战略金融是这个体系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全球资本市场领域当中,以纽约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传统证券交易所,已经开设了新的独立板块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然而,从我国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对接还不是很理想。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在座的各位应该清楚,腾讯、百度、新浪、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都远赴海外上市。
据统计,境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已经超过了亿美元。近几年来,本土资本市场培育的具有世界性声誉、同时具备广泛先进影响力的企业却不是很多,严重削弱了本土资本市场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造成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失衡。
而这类公司结构里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土资本市场可能面临的空心化、边缘化的危险。
为推动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交所经过充分研究论证,认为应专门设立战略新兴板,打造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量身定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和上市等制度创新,有效改变在盈利性、股权结构、组织构架等方面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有效推动形成产业聚集和市场聚焦,打造新型产业企业旗舰店,吸引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加快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支柱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的调整。
二、上交所的战略性新兴板块的定位功能。
上交所战略新兴板是为了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弥补现有市场上的不足所设立的,不是现有市场的重复建设,而是与现有市场并行发展服务不同领域的新市场。
战略新兴板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上市公司产业属性上,战略新兴板聚焦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其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先导性、引领性。战略新兴板的打造将以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从长远眼光来看,新兴产业我们觉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我们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将会涌现出许多现有产业规划和市场行业划分无法覆盖的全新行业,比如说高精尖的*工产业,新型消费产业等等。我想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向内需和创新驱动转变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企业发展阶段上,战略新兴板注重处于快速成长、跨越发展阶段的企业,创业板市场看重的是创业发展阶段,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则侧重引进跨越初创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企业业务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上市不仅能够带来企业迫切需要的资金方面的支持,也为这个企业快速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集聚、重组搭建了比较高效的市场平台。
定位于创业跨界阶段,经过发展具备一旦规模的企业将构成战略新兴板的战略主体。
第三,市场创新与包容上,创新能力更强,市场化程度更高,容纳不同类型的战略新兴企业,同传统产业类型相比,很多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很多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殊性。
盈利水平上,绝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初期面临资金缺口大、投资周期长、长期不盈利等问题;从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其长期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实际控制人和关键员工对企业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从组织构架特色性来看,部分互联网公司搭建了VRE架构,因此可以根据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创新性、多元化、市场化将是战略新兴板市场发展的灵*,将贯穿于市场运作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
三、战略新兴板的思路。
第一,战略新兴板是与主板并行的独立市场板块,独立板块不仅可以快速形成产业和市场聚焦效应,同时推动主板、战略新兴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协同发展,完善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第二,采用主板差异化的上市财务标准体系,特别设置与市值为核心的财务指标组合,形成多元化标准。比如说我们财务指标是多元化的,净利润+收入,或者是市值+营业收入,允许暂时达不到盈利要求的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增强战略新兴板包容度。
第三,采取与主板不同的差异化管理制度,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市场监察等方面,设置与主板不同的安排,适应在业务模式、核心竞争力、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特殊性,提高上交所服务战略新兴板企业的针对性。
第四,积极研究探索进行转板机制,积极探索研究场外市场,通过转板机制加强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
建设好上交所战略新兴板市场从资本市场层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有关我国未来战略新兴市场大事,我们将组织各方面资源,为中国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