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参头版:多维发力,促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稳投资对于稳经济而言意义重大。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已经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在多地的年产业规划中,新兴产业成为关键词。不少地方提出,“把新兴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培育壮大”、“培育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与此同时,多地密集谋划签约规模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项目,加大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麻辣粉”先上,节前资金面宽松几无悬念。1月15日,按照惯例,年第一碗“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将上桌。相比最近高频低量逆回购操作释放的微妙信号,市场更期待从这次MLF操作中进一步获取春节前央行流动性调控策略的讯息。分析人士指出,降准呼声近期又起,但概率相对有限。(中国证券报)
房贷降消费贷增,信贷投放结构料优化。展望年银行信贷投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策引导下,银行信贷结构料优化,信贷资源将加速流向普惠金融、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预计房地产贷款增速将回落。年以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策持续加码。例如,央行等五部门近日明确,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策、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策均延期至年3月31日。在个人贷款领域,业内人士预计,消费类贷款投放力度将加大。(中国证券报)
经济恢复贸易增长,出口高景气将延续。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1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增长1.9%。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专家认为,展望年,在抗疫形势好转、疫苗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外需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出口高景气有望持续。(中国证券报)
练好内功增强出口韧性。年,我国出口逆势增长,交出靓丽成绩单。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与我国经济率先恢复、防疫物资供应全球等因素密不可分。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终将散去,立足长远,唯有练好内功,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出口的靓丽表现方能延续。(中国证券报)
自开年以来连续大涨的A股,昨日启动高位盘整模式,全天弱势震荡,尾盘跌幅扩大。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1%,深证成指跌1.92%,创业板指跌1.31%,两市全天成交超1.1万亿元,连续第九个交易日破万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指数大跌,但盘面上呈现涨多跌少的局面,共有只个股上涨,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买入51.07亿元。随着近期蓝筹股的持续大涨,对于蓝筹股是否出现泡沫,市场持续争论。(证券时报)
境外机构加速布局资本市场,释放三大积极信号。新年伊始,外资机构继续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根据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