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都市圈也在卷,青岛怎么办
TUhjnbcbe - 2022/10/11 23:35:00
白癜风忌口 http://m.39.net/pf/a_6985661.html

如果城市也有朋友圈,近来获赞最多的当属长沙和西安。

先是长株潭都市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之后第四个国家级都市圈。一时间,“中三角”崛起的声音此起彼伏;

紧接着,西北地区的首个国家级名额发给了西安,两年的运筹帷幄后西安都市圈终于“转正”。

参考此前“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的*策调整,足以见得——城市单打独斗,大型城市虹吸周边力量的模式,已成过去式。新一轮的比拼,已经开始,大家都等不起了。

在年*府工作报告中,“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被当作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换言之,今后的城镇化,走的是城市协同发展,携手向前的道路。

而面对协同发展的浪潮,青岛也有自己的打算。

来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

在“十四五”规划中青岛已经提出,要打造世界知名的青岛都市圈,共建胶东经济圈,引领形成“一群两心三圈”的发展格局,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

年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工作重点中,也出现了“编制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争取国家尽快批复”的表述。

下一个跻身国家级都市圈的,会是青岛吗?

1

国家级都市圈的“号码牌”

细数青岛承载的功能定位会发现,这座城市是胶东经济圈的核心。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这座城市亦是承担了作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使命。

已经承载了这些功能,青岛为什么还要打造都市圈?

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出于对城市定位的仔细考量。

和城市群相比,都市圈中包含的土地和人口要更少,同时这也意味着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是严控撤县设区背景之下的新的城市发展方案。

正因为有更强的粘性,更紧密的联结,青岛才要加快步伐打造国家级都市圈,以此为基础向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省发挥更广的辐射作用。

城市自身发展路径叠加省内的期许,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着手申请国家级都市圈成为了一种必然。

中心城市在都市圈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都市圈发展规划国家批不批,实际发展情况好不好,中心城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对比青岛和已经获批的五个国家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年GDP,能够发现青岛.46亿元的年度GDP总额处于中上游地带。换句话说,担纲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青岛在经济发展上很够格。

《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青岛的常住人口增加了15.1万人,总量达到了.67万人,全国14座特大城市中,青岛占据一席之地。“有钱”又“有人”,青岛完全拥有成为城市圈中心的硬实力,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已经有5个都市圈成功获批,在年的全国两会上郑州和武汉也有所行动。期待青岛尽快拿到国家级的“号码牌”。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将蓝图转为实际,只有着眼当下。

无论是实现青岛都市圈向国家级进位,还是在胶东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发挥引领作用,离不开县域协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两个行*区划走向联合的地理起点。

打通县域之间“看不见的墙”,精心调配产业结构避免临近地域同质化竞争,山东省在《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中,专门列出一章规划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切实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市圈也在卷,青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