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律所管理,真有三板斧吗
TUhjnbcbe - 2022/12/8 22:31:00
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524/5398501.html

离开40度的重庆,回到20度的成都,在8月的最后一天,相差不过1个半小时的高铁车程,居然是冰火两重天。

坐在家里专属于我的那一方工作阳台上,看第六届全国80后律所主任论坛群里的依依惜别:以文字、红包、表情包表达各自的情意。

01

“我们太难了”——后疫情时代的焦虑

疫情之后的律师行业,正如重庆和成都一样,距离很近,但差别巨大。在论坛上我深切地体会到,有的所在逆风飞翔,有的所正在经历业务断崖式滑坡带来的焦虑。

突如其来的危机,考验的正是我们每一个组织抗风险的能力。

在论坛上关于“焦虑”这个词,我至少听到不少于5次。整个社会都在焦虑,种种的社会矛盾又让每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莫名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物质重组与精神空虚、经济繁华与贫富悬殊、社会重建与利益博弈,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矛盾重重的国家,你无法“离开”,你必须直面。

而律师这个身份角色刚好处于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中,焦虑的情绪在这个群体里再次被放大,更何况疫情当前,业务大受影响,甚至有公司化高成本运营的律所连开工资都成问题,待遇上不来,团队人心浮动,队伍不好带,律所将何去何从?

不得不说,今年律所主任们的管理真的是太难了!

02

这一年,也许是今后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有个嘉宾在发言时引用了这句话:“这一年是这十年里最难的一年,但可能是今后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想起一回家,咚仔就拽着我说:“妈妈,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个?”我说我都要听,他说:“一个好消息是我明天要交的作业找到了,坏消息是明天我就要上学了。”我说:“不,对妈妈来说,两个都是好消息。”

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是好时机还是坏时机,取决于我们自己本身。个体不同、位置不同、格局不同、条件不同、准备不同,我们的看法就不同,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有人困在其中,祈祷疫情早点过去,迎来转机;而有人迅速抓住机会,因为这将是最低成本扩张、重新整合的绝佳时机。所以,看似波澜不惊的律师行业,实际上风云正起,抓住机会的主任们一跃而起;等待的一部分主任也许会发现,疫情结束后,对他而言的转机再不会来到,因为天都变了。

世界残酷的真相在于:时代抛弃我们时,连再见都不说一句。

03

低谷,才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除了80后主任论坛,平时我也经常在全国各地的主任论坛进行分享,还有很多主任会到卓安和我深度交流。这10年来我至少见过数千名律所主任,与上千名管理各种类型、各种发展阶段的律所主任们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访谈。

与其说我是律所管理的参与人,还不如说我是律所管理的观察者更为贴切。

说实话,做律所时间越长,跟老司机开车一样一样的,反而越小心谨慎。自己越是做得久,了解得更多,越是感到谦卑和敬畏。

我现在分享更多的是我们的“失”,而不是“得”。得只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跟主任们交流,我更关心的是每个律所是怎么突破发展瓶颈的?他们是怎么改变的?这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去找到这样一条路径并展开坚持不懈的探索?

走出低谷的漫漫长路,希望与绝望交织,坚持和放弃撕扯,那些冷静的思考,那种强大的信念,一往无前、直面困境,逆流而上,与风浪搏杀的勇气,比取得成功,做大做强登上山顶这个结果要迷人得多。

事业和人生一样,总是起起落落。就如雷*自曝创业危机:十年起伏,低谷才是真实的写照。

但令人触动不是从低谷逆袭这个结果,而是在低谷中一往无前的态度,还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在磨砺中成长,跨过山河大海,穿越人山人海,依然热血翻涌。

04

太习惯用脑去思考,而忘记了用心去感知

律所主任们关心的大致是这样一些问题:怎么拿业务?怎么搞创新?怎么向管理要效益……目标都是怎么打造一个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几个人的小所想要快速做大、上百人的律所想要迅速的扩张、精品所想要做强。

来卓安所交流的主任经常问我:“你们卓安有没有律所建设的三板斧?”。我说不是我有所保留,我还真说不出最关键的是什么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发挥出的整体效果。

吴思先生在《第一商帮:可怕的浙商》里说:造就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是要打败所有的对手,而是要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优势,建立自己的团队、机制、文化。

这次论坛也时常有人问分享嘉宾:有什么大招,就分享大招。

哪里有什么石破天惊必胜的大杀技呢,不外乎是在遇到问题后不断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沉淀成团队的气质、磨砺了团队的意志,形成了团队的文化,让我们有战斗到底的勇气和底气而已。

每蜕掉一层皮,让我们内心更强大一点,更无畏一点,站得更高看得到更大一点的全局而已,然后发现我们长大了,而我们做的律所也随之强壮而已。

乔布斯说你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只是你内心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倒影而已。

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会一一呈现出来。一切成功都从内心开始,外在世界的成就不过是内心世界成就的倒影。

在我们追着他人要成功的方法时,更重要的是感知自己的内心。在极度渴望成功而感到焦虑时,我想我们应该回归到自我本身去追问,我们内心的世界有多大呢?格局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就能赚到多大的钱。要不然,靠运气挣来的钱,终将为没实力买单。对抽奖者跟踪采访的一个节目告诉我们,那些靠运气得到巨额奖金的人后来绝大部分活得比中奖之前还要惨。

我们太习惯用脑去思考,而忘记了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太阳是这样热烈,水波是那么温柔。我们忘记了,我们活在珍贵的人世间。当我们用心去感知的时候,很多方法自然就呈现出来了,比如我们开始真正关心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时,我们就去挖掘客户的痛点,去搜集客户的难题。

当我们一心想着给他们解决这些困难时,我们的方法自然就清清楚楚呈现出来了。我们的文化建设、组织能力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方向都有了。

还记得一个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她有两个企业做得很不错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她还在读小学的儿子问两位企业家,我以后要学什么专业才有前途呢?

其中一个企业家告诉他现在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另一个企业家告诉他:“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观察这个社会,你要去思考这个社会需要什么,这些人需要什么,我们要去解决社会的问题,我们要去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

这个企业家真的就是这么做的,他觉得每一个家庭到处都是电线,很不方便,所以他带团队成员去研发无线的产品,因为符合了大众需求,一出来市场反馈就特别好,根本没有刻意去追求,然而财富和成功就这么来了。

听完整个故事我们都深深感叹,人家认知那么高,格局那么大,是该挣那么多钱,钱不让这些人挣,让谁挣呢?自此以后,朋友的儿子立志要做企业家,他小小的心灵里自这天开始播下了一颗种子,他认为企业家是在解决社会的问题,是社会上的高价值群体,做企业对社会有用,他要成为有用之人。

成功和财富从来都不是追求过来的。

从“小我”来说,在一个律所,我们力争解决这个律所的问题,在律师行业,我们力争解决这个行业的问题;从“大我”来说,在一个社会,我们尝试去解决这个社会的问题,成功和财富自然就来了,在这一点上,马斯克就是典型。

然而,能放下自己做到以客户第一确实很难,“自私”就是人性,每一个人都容易“我”字太重,做到忘记自己何其难,所以,成功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才是少数。

05

时代再难,我们向前

疫情当前,我们都是时代的一粒沙,无力地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不知道随波逐流去向哪里,整个世界都无可避免的跌入低谷。低谷是信念的考验,考验我们真实的人格力量。

真正在低谷中,抓住机会面对现实的人,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危机既然都来了,我们也不要浪费,在这个经历里我们总能有所得到,某个启发,某个改变,某次转型,某种磨砺。正如《浪姐》里阿朵用最温柔的话语回绝说自己没有能力当队长想让出来的袁咏琳时:“这是你的功课”(你要学会面对它),不逃避。一切经历,皆为成长,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时间向前推移,而回忆却向后延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段历史,都是那个时期的国民的共同抉择”。

我们都是毫不起眼的平凡普通人,但每一个人都在参与创造未来,每一个人也在参与书写历史。费正清先生说“在中国的*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弯曲前行的船,而没有注意到那些在岸边拉纤的人们”。

我们是个人命运的纤夫,我们也是时代的纤夫。当站在未来,回望这份艰难时,船虽然弯弯曲曲在行走,但终归是在向前行。

时代再难,我们向前——

长风划过肩

见过海与川

穿越冰雪天

天色山花漫

—TheEnd—

PS:希望每个夜晚知律都能与你一同探索事物规律,相聚不走散,现在就做三件事

1在文章底部右下角,多多点击“在看”,让

1
查看完整版本: 律所管理,真有三板斧吗